一切都得在五分鐘左右完成。
保護高危險群,應該將他們隔離,而不是強迫整個社會陷入停滯對經濟活動的限制、邊界的封鎖、出口限制、隨著時間的推移,還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競爭,看誰出台更為嚴格的規定,這些都導致了大衰退,迄今為止我們還難以估算損失的規模。
到目前為止,沒有人能夠預言這種狀態會持續多久:幾個星期,還是幾個月?我可以肯定的一點是,這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,無論是多富有的國家也不能夠堅持長時間地給民眾發工資,挽救數萬家公司,讓他們免於破產。正因如此,發出不惜一切代價來完成這個目標的承諾顯得空洞無力。如果缺乏病床和呼吸機,政府應該把用來扶持經濟的數十億用來修建臨時醫院,並盡快培訓醫療人員。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。疫情難止 現在的提倡的「社會距離」只會減慢病毒的傳播速度,但從長遠來看不會阻止它的傳播。
這種說法並非是這位美國總統的原創語錄,早在大約1600年,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・培根(Francis Bacon)就曾說過治療之術可能比疾病本身更糟糕的話,意思是說,對壞的事情要進行適度的應對,並且要考慮到措施造成的影響。人們應該意識到,這次新冠病毒疫情會造成大批人死亡,並且我們的衛生系統可能無力應對。0050和0056的交易時間和台股交易時間完全一致,對投資人最公平。
別碰國外股市的,那麼和石油、黃金相關的呢?如果你對這兩項商品價格走勢能夠判斷正確的話,我不反對,但請記住,它們也是不配息的。質疑0050最重要的論點就是,如果台灣以後像日本一樣,失落幾十年怎麼辦?或更慘,變成下一個阿根廷或希臘,0050跌下去,可能就不會再起來了?他們還特別強調:「這種事情機會不高沒錯(或是他們其實認為機會頗高?),但請不要把低機率事件當成不可能的事。當然,如果台幣因台灣經濟持續走弱而一路貶值,你就會兩頭賺,這就符合他們看衰台灣,始終如一的態度。文:施昇輝 不求最賺錢,但求最安心,買他國ETF風險大 ETF是最適合懶人的簡單投資術。
言下之意,當然是希望大家去買美國股市的ETF,它們才是績優股。你的資金夠多到可以分散在許多不同的國家嗎?我想,大部分的人做不到,所以單押台灣可能是「絕大多數人」最實際可行的方法(而且,沒有匯率風險)。
後來,很多投信公司又陸續推出類似商品,有同樣連結國內股市的,如0056、元大中型100(0051),也有連結國外股市的,如中國大陸、日本、香港、美國,甚至現在連印度都有了。他們還強調,不該「把全部的錢,都押在台灣單一國家的股市上」。我不能否認這個事實,但我真的懷疑,賺到這些錢的投資人,是基於對中國大陸經濟的了解,還是基於投機獲利的期待,才去買進0061?不過,反駁我的人,為何不提如果投資人沒在高檔25元賣掉,後來跌到13元,豈不損失慘重了?中國大陸資訊透明度可能是全球股市中的倒數幾名,操作陸股其實是要非常小心的。不過,千萬別以為這些琳瑯滿目的各式都和0050、0056一模一樣,大家在買進這些其他國家的之前,一定要先有三個基本認識: 第一、它們都不是連結當地指數,有些只是做部分連結,有些甚至連結的是當地的ETF,所以很難像0050和台股指數有超過98%以上的關聯性,也就是說很難用大盤的技術指標來判斷高低點。
買賣0050的方法,其實全世界都通用,但我不知道其他國家是否有類似0056的商品,所以在此就不敢建議了。第二、它們連結的市場的交易時間和台股交易時間不同,常常在我們收盤之後,當地股市卻發生暴跌的情形,害這些的持有人沒有立即反應的時間,這是非常不公平的交易模式,特別是連結陸股的ETF,因為中國大陸股市經常暴漲暴跌,最容易發生上述情事。不過,這兩項商品這幾年暴漲暴跌的波動性,遠勝過個別股市的起伏,風險恐怕比股票還高,也在此必須提醒各位。「簡單」、「懶人」又何妨?只要有賺錢就好。
但是,你對其他國家的股市又能有多少的了解?不了解,其實風險可能更大。第三、它們不一定每年都能配息,所以只能搶短線賺價差,無法用股息來彌補投資人一旦套牢時的價差損失。
但是,我在此要提醒各位兩點: 一是任何投資不該暴露在兩種以上的風險中。因為你是用美金去買美國的ETF,是不是既有漲跌的風險,又有匯率的風險?如果你用新台幣32元兌一美金的匯率來買美國的ETF,後來台幣升值到30元,你光匯差就損失6%以上,也就是說美股大概要漲1500點以上,你才開始賺錢。
但是,如果沒有發生呢?你不就錯失所有投資獲利的機會了嗎?若因此一路放空期貨,肯定會傾家蕩產。大家對台股的了解,以及資訊的取得,都已經相對容易,尚且賺不到錢,為什麼還敢期望自己可以靠投資其他國家的股市賺到錢呢? 有人曾反駁我,如果在2014年中的最低點買進連結陸股的「元大寶滬深」(0061),然後在2015年中的最高點賣掉,獲利遠高於0050。不只有股票的ETF,還有黃金和石油,真可謂百花齊放,百家爭鳴以「全球」觀點來看,我又無法反駁了。但是,我在此要提醒各位兩點: 一是任何投資不該暴露在兩種以上的風險中。這個因應對策無可挑剔,但大部分的人做得到嗎?如果做不到的話,你哪有杞人憂天的資格? 他們還引用一項數據,提到台股市值只占全球股市的1% ,買0050就好像在買全球股市中的小型股,是非常投機的。
「複雜」、「勤勞」有何用?又不能保證賺錢。不過,這兩項商品這幾年暴漲暴跌的波動性,遠勝過個別股市的起伏,風險恐怕比股票還高,也在此必須提醒各位。
買賣0050的方法,其實全世界都通用,但我不知道其他國家是否有類似0056的商品,所以在此就不敢建議了。大家對台股的了解,以及資訊的取得,都已經相對容易,尚且賺不到錢,為什麼還敢期望自己可以靠投資其他國家的股市賺到錢呢? 有人曾反駁我,如果在2014年中的最低點買進連結陸股的「元大寶滬深」(0061),然後在2015年中的最高點賣掉,獲利遠高於0050。
因為你是用美金去買美國的ETF,是不是既有漲跌的風險,又有匯率的風險?如果你用新台幣32元兌一美金的匯率來買美國的ETF,後來台幣升值到30元,你光匯差就損失6%以上,也就是說美股大概要漲1500點以上,你才開始賺錢。質疑0050最重要的論點就是,如果台灣以後像日本一樣,失落幾十年怎麼辦?或更慘,變成下一個阿根廷或希臘,0050跌下去,可能就不會再起來了?他們還特別強調:「這種事情機會不高沒錯(或是他們其實認為機會頗高?),但請不要把低機率事件當成不可能的事。
不過,千萬別以為這些琳瑯滿目的各式都和0050、0056一模一樣,大家在買進這些其他國家的之前,一定要先有三個基本認識: 第一、它們都不是連結當地指數,有些只是做部分連結,有些甚至連結的是當地的ETF,所以很難像0050和台股指數有超過98%以上的關聯性,也就是說很難用大盤的技術指標來判斷高低點。當然,如果台幣因台灣經濟持續走弱而一路貶值,你就會兩頭賺,這就符合他們看衰台灣,始終如一的態度。「簡單」、「懶人」又何妨?只要有賺錢就好。如果你真的擔心會發生這種事,恐怕只有兩條路可走: 一是完全不要投資了,股票、房地產、債券通通別碰,只能買黃金,或放空期貨,連定存都會成壁紙。
我的操作態度很簡單,我靠著0050和0056就能賺到滿意的報酬,又何必辛苦去研究並判斷其他的ETF?我不求「最賺錢」,只求「最安心」。0050和0056的交易時間和台股交易時間完全一致,對投資人最公平。
言下之意,當然是希望大家去買美國股市的ETF,它們才是績優股。但是,你對其他國家的股市又能有多少的了解?不了解,其實風險可能更大。
」 我承認,我難以反駁這種論調,我也不想以義和團的心態,來上綱對台灣無比的信心。文:施昇輝 不求最賺錢,但求最安心,買他國ETF風險大 ETF是最適合懶人的簡單投資術。
二是你只好把新台幣資產都變成美金資產,趕快辦移民。你的資金夠多到可以分散在許多不同的國家嗎?我想,大部分的人做不到,所以單押台灣可能是「絕大多數人」最實際可行的方法(而且,沒有匯率風險)。後來,很多投信公司又陸續推出類似商品,有同樣連結國內股市的,如0056、元大中型100(0051),也有連結國外股市的,如中國大陸、日本、香港、美國,甚至現在連印度都有了。不過,國內的投資人該不該換一些美金去美國買他們的ETF呢?雖然國內有些財經部落客非常積極地勸大家該這麼做,但我則持保留的態度。
我不能否認這個事實,但我真的懷疑,賺到這些錢的投資人,是基於對中國大陸經濟的了解,還是基於投機獲利的期待,才去買進0061?不過,反駁我的人,為何不提如果投資人沒在高檔25元賣掉,後來跌到13元,豈不損失慘重了?中國大陸資訊透明度可能是全球股市中的倒數幾名,操作陸股其實是要非常小心的。第二、它們連結的市場的交易時間和台股交易時間不同,常常在我們收盤之後,當地股市卻發生暴跌的情形,害這些的持有人沒有立即反應的時間,這是非常不公平的交易模式,特別是連結陸股的ETF,因為中國大陸股市經常暴漲暴跌,最容易發生上述情事。
他們還強調,不該「把全部的錢,都押在台灣單一國家的股市上」。但是,如果沒有發生呢?你不就錯失所有投資獲利的機會了嗎?若因此一路放空期貨,肯定會傾家蕩產。
第三、它們不一定每年都能配息,所以只能搶短線賺價差,無法用股息來彌補投資人一旦套牢時的價差損失。不只有股票的ETF,還有黃金和石油,真可謂百花齊放,百家爭鳴。